137 1286 4960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

时间:2023-06-27 点击量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)

虽然无线传输、无线充电发展很快,但是重要的数据,或者体积庞大的数据,还是需要有线传输。

例如链接拓展坞、显示器、移动硬盘等。

但是这些数据线的名字太多了,例如,USB-A,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了……,不太清楚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
用错了数据线,很有可能让你的设备性能大打折扣。

例如,支持雷电3的电脑,你只用了USB 3.1的数据线,传输速度至少降低一半:原本1小时传完的数据,你就要花2小时,甚至更多!

因为经常有人问起,我就专门写一篇文章,争取把这个问题讲清楚,帮大家搞明白,不走弯路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2)

码字不易,如果有用,记得三连支持~

一、常见的接口类型,及其由来

如果你用过2000年前的电脑,可能还会记得那时的鼠标接口是这样的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3)

音频信号、视频信号、控制信号、数据传输、充电,每一个都有不用的线,拔插还要拧螺丝,丢了或者坏了就更麻烦。

工厂生产起来也不方便,整个行业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消耗在连接上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4)

图片来自于网络,侵删

1994 年底,有一个叫USB开发者论坛(USB-IF)的组织,其中包括英特尔、康柏、IBM 和 Microsoft等当时的行业翘楚,共同提出了USB的概念。

注:Universal Serial Bus,通用串行总线,你可以理解为,有人要用一根线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——一统天下。

在1996年,USB开发者论坛推出了USB 1.0协议,我们终于看到了熟悉的长方形USB Type-A接口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5)

图片来自于网络,侵删


我们的U盘(USB Type-A接口的闪存磁盘)也是诞生在那个年代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6)

现在U盘很多都是Type-C了,A口的越来越少


从那以后,在USB的标准下,又诞生了USB Type-B、C等接口,以及后续的苹果lightning接口;也诞生了USB 2.0、USB 3.2、USB4、雷电3、雷电4等协议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7)

而随着趋势的发展,USB Type-C也逐渐在众多的接口中,成为胜出者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8)

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2015年的时候,非常激进地在MacBook上只留下Type-C接口的原因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9)

下面我们讲一下,各种接口和不同协议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。

二、接口和协议的区别

打一个比方。

接口类型,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苹果口、华为口之类的,就像是数据传输的桥梁。

桥的结构、材质、形状、大小如果不一样,那么数据的承载量和传输速度,就不一样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0)

而协议,就是我们通常说的USB 3.2、雷电3之类的,就像是数据传输的交通工具。

交通工具越大,说明协议可以承载的数据量越大,功能和传输效率就越高。

例如,最原始的Type-A接口,就相当于木桥,最高只能支持到USB 3.0——相当于大货车。
而最先进的Type-C接口,就相当于钢筋混凝土的索引桥,最高可以支持雷电4——相当于高铁,同时向下兼容所有USB协议。

具体他们是如何兼容搭配的呢?

先总览一下各种主流USB接口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1)

这里面,前三栏是主流USB接口形状,后面的你可以理解为在type-A和B基础上,衍生出来的变种接口形状。

平时我们最常见的,只有Type-A(俗称USB口)、Micro-B(俗称安卓口)、以及Type-C(俗称华为口、C口、雷电口等等)。

以及表格里没有提到的lightning(俗称苹果口)。

接口方面,我们只需要了解这四种就足够了,其它的可以暂不了解。

所以简化之后,我们得到了这张表格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2)

主流接口一览(纯手打表格)
注:针脚数越高,价格通常越昂贵,针脚数如果没有达到最高,接口性能也会相应下降。
顶配的Type-C,通常可以兼容任意协议。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3)

同样是Type-C差距是很大的!

在此基础上,再看接口协议就轻松多了: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4)


主流接口协议一览(纯手打表格)
注:
强制DMA保护:即基于英特尔VT-d的直接内存访问(DMA)保护,从而可以避免物理DMA攻击,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电接口的安全性。
强制保留充电:即具有雷电4的PC,至少有一个接口能为设备充电。
DP视频协议:即DisplayPort视频/音频数据封装标准。例如DP1.4最高可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为:4k 240Hz DSC、8K 120Hz DSC、8K 30Hz、4K 144Hz。打游戏的小伙伴一定要留意这一项。
PD快充协议:即Power Delivery充电协议,最高可以支持100W快充。


可以说,目前的雷电4算是集大成者,基本可以胜任所有的连接场景。



数据线接口扫盲:Type-C、USB 3.2、雷电3、Lightning……千万别用错了(图15)


当前,普通人如果能优先选到满血(非阉割)版的雷电3或者USB4,也是不错。

而USB3.2及以下,雷电1、2,这些协议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,大家在选设备的时候,要记得避开。

大家在选购设备的时候,可以参考,以防设备与数据线不匹配的情况出现,阻碍设备发挥出原有的性能。